2020传媒事件盘点:每一次转身都是为了遇见未来
2020年,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媒体融合等新闻层面的改革正往纵深化发展。年初新冠疫情暴发,新闻媒体在凝聚人心、做好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伴随着技术进步、新媒体业态的创新发展,直播带货、5G等新领域呈现新的景观。此外,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社会舆情等,媒体继续发挥释疑解惑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对22件大事进行梳理,并点评。
NO.1
中共中央建立新闻发布制度,提高党领导下的治国理政能力
10月30日,“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首次举行。这次发布会介绍和解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此开始,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将成为制度化。
点评:
在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在既往政府层面的新闻发布会基础上,中共中央正式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有重大意义。这一新闻发布制度将党的声音直接传递给人民,提高了党在人民中的公信力与权威性,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治国理政能力的一次重要制度创新。
相关内容回顾:揭秘!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建立,有何深意?
NO.2
中央两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主流媒体融合转型中的运营模式在中央文件中首次被明晰提出
9月26日,新华社播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其中对主流媒体的运营模式表述为“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主流媒体的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模式”。
点评:
主流媒体融合转型中的运营模式在中央文件中首次被明晰提出。“新闻+政务服务商务”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主流媒体要在“新闻”的统领下做加法,坚守新闻内容的主功能不能变;“+政务服务商务”既有社会价值也有商业价值;主流媒体的生存发展需要国家扶持,但也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力求做大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相关内容回顾:如何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中办、国办印发《意见》
NO.3
媒体深度融合、全媒体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着力打造强势新型主流媒体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文中提到“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
点评:
此次的“规划”和“建议”的提出,囊括了当下媒体转型中的重要实践。有了好的规划和远景目标及实施的具体方案,将能更好地落实好诸如全媒体传播、县级融媒体中心等发展方略,做大做强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相关内容回顾:媒体融合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如何融?专家解读来了
NO.4
人民日报社全网征集新冠肺炎求助信息,多渠道构筑疫情防控网络
2月4日,人民日报社旗下多个新媒体平台以及线下宣传屏发布“紧急发布!全网征集新冠肺炎求助者信息!”征集面向确诊、疑似、密切接触者、无法排除的发热者这四类人群,尤其是当时还没得到隔离收治的人员,信息收集后督促相关部门为涉及人员提供救治。
点评:
在疫情防控最艰难的时刻,人民日报社作为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媒体机构,通过旗下的全媒体矩阵,为遏制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与救治感染者提供了有效的信息通道,展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NO.5
疫情期间电视使用率大幅上涨,凸显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在特殊时期不可替代的作用
据2月索福瑞媒介研究发布的《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预期调查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用户媒体接触普遍走高,其中72.6%的用户较以往更多地使用电视,其中各年龄段观众的收视率都有超50%增长,在15-34岁的观众中,收视率增加达到89%。
点评:
疫情期间电视的收视率上升,与这个特殊时期呆在室内的受众多、希望看到更多场景画面有关。当然,电视收视率上升也是电视新闻人认真策划相关节目,为民众释疑解惑所产生的良好效果。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传统电视存在的意义,及其在特殊时期所具有的特有优势。
NO.6
5G赋能两会报道,高新技术助力让新闻报道效果更突出
2020年全国两会报道中,5G技术大显身手。新华社围绕两会报道的相关主题,运用5G和AI等新技术手段,推出人大代表5G全息访谈与5G高清直播等传播手段。央视新闻则从两会开始前便利用“5G+4K”进行直播,会议期间“5G+VR”的使用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两会观看体验。
点评:
此次5G在两会报道中的应用给受众带来了新的感官体验,让两会内容更广泛生动地呈现在受众身边,取得了更佳的传播效果。同时,也使媒体人看到了5G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阔发展前景。
NO.7
人民网推出《两会夜话》原创线上视频对话栏目,线上线下从互动进入到共融
5月24日,人民网推出《两会夜话》原创线上视频对话栏目,演播厅连线邀请各界嘉宾,就大家关注的话题进行交流,将线上与线下紧密联结在一起。
点评:
《两会夜话》过去这种线上与线下连线往往是记者到线下现场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用镜头对着相关人员,再连线线上进行互动。如今《两会夜话》呈现出来的模式中,很难说清谁在线上谁在线下。线下的人员可自设直播间,无需劳驾记者跑到现场,自己坐在电脑旁或对着手机就可共享屏幕了。线上自设的直播间,也许会反过来把演播厅认作线下。之前人民网已这样做,此次人民网开办的《两会夜话》以及推出的其他项目,与其他媒体一起进一步推动了线上线下共融的进程。
NO.8
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成立,推动媒体去边界深度融合
5月20日,在湖北广播电视台融媒体新闻中心倡导筹备下,由中国12家省级主流新媒体作为首批成员单位组建的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成立。
点评:
打破自身的机构的物理局限,在云端平台实现跨机构、跨地区的融合,是媒体从表层走向深层融合的重要方式。区块链本身具有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可追溯性等特点,为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互利合作提供了有力可靠的技术保障。此次区块链新闻编辑部的成立,也为这一技术在媒体间赋能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NO.9
腾讯会议面向用户免费开放,为线上开会、上课、培训、办公提供了极大便利
2020年1月24日起,音视频会议产品——腾讯会议面向用户开放300人的会议协同功能。为助力全球抗疫,腾讯会议还上线了国际版应用。
点评:
腾讯会议于2019年12月底上线。进入2020年遇到了全球性的严重疫情,大量人员不便聚集和外出。由于腾讯会议具有300人在线会议、全平台一键接入、音视频智能降噪等功能,这就给线上开会、上课、培训、办公提供了极大便利。在非疫情状态下,这种模式也会持续下去。
NO.10
上海报业集团、东方网实施联合重组,强势出击打造上海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名片
5月29日,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国资委宣布对上海报业集团、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在内容建设、技术应用、平台管理等方面探索融合发展的路径。
点评:
对于拥有多家著名报刊的上海报业集团以及全国重点新闻网站的东方网来说,此次重组增强了传播资源的集约化效益,提升了新型主流媒体集团的话语影响力,将打造出上海新闻传播领域的新名片。
NO.11
B站跨年晚会成焦点,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实现“破圈”式融合
2019年12月31日,视频网站Bilibili举办的跨年晚会在网络上引发热议。截至2020年10月,B站平台晚会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1亿次,评分达到9.9。节目形态不仅涵盖了二次元群体的喜好,如虚拟偶像、《魔兽世界》,也将传统文化与《流浪地球》等过去一年的文化热点进行了融合。
点评:
如何实现亚文化同主流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一直是学界与业界思考的一个问题。此次晚会实现了亚文化同主流、大众文化的成功碰撞,为之后文化层面的社会融合,提供了值得借鉴学习的案例。
NO.12
清华大学新传本科改革引热议,从自身实际出发的尝试当属正常
5月14日,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的一段话引发社会热议,“学校反复研究、慎重决策,决定大幅度扩大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规模,今后学院的人才培养主要在研究生层次进行。”后有多家媒体报道,从2020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此规划归属于学校总体的“强基计划”,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课程将融合入日新书院。
点评:
传媒院系应从自身的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多层次、多模式办学。有的学院根本没有条件办好研究生班,就应把本科办好。就优质学校而言,当然要建立起“本硕博”培养体系。条件成熟的少量优质学校,放弃本科只招研究生,也是分层次办学的应有之义,应允许部分高校试一试。
相关内容回顾:“清华停招新闻本科”刷屏:一线对新闻人才的要求变了吗?
NO.13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白皮书(2020版)》发布,标准化推进5G媒体应用发展
7月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相关机构发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5G媒体应用白皮书(2020版)》。据央视网报道“白皮书面向基于5G网络的4K采集传输、4K移动生产、VR制作分发三类媒体应用,提出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和关键指标描述准确。”
点评:
这是媒体行业在5G技术应用上首次提出的技术规范。推出规范化要求,在技术研发、内容创新、用户体验等方面为媒体挖掘5G领域的应用潜力,将使媒体行业形成加速发展的新引擎,有助于媒体产业转型升级。
NO.14
首个直播电商研究基地成立,全环节助力直播行业健康发展
据媒体6月16日报道,人民日报新媒体、人民日报智慧媒体研究院发起成立直播电商研究基地,该基地将汇聚各大电商平台、主播机构、主流媒体,在行业规范研究、数据挖掘分析、提升供应链建设、发掘优秀主播等环节助力直播电商行业发展。同日,“全国直播电商投诉平台”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上线。
点评:
直播带货作为2020年不可小觑的一个风口产业,各机构纷纷趁势布局。研究基地与投诉平台的上线,通过整合各方的资源优势,以及对行业全流程的研究,为直播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值得参考的行业建设准则,有助于提高各类主体的直播带货能力,以及与之相关产业的发展。
NO.15
《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正式实施,依规纠正当前直播带货中的一些乱象
中国广告协会制定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于7月1日正式实施。《规范》从商家、主播、营销平台以及其他参与者四个主体出发,规定直播营销活动中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对于行业中现存的虚假宣传、数据造假等常规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
点评:
网络直播营销行为包含火爆的直播带货,对于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进行明文规定,是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的一步。中国广告协会的此次介入,一定程度上让网络直播营销的乱象得以纠正。不过,这只是行业自律性的文件,直播活动中的各主体加强自我约束至关重要。
相关内容回顾:破圈的直播带货,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NO.16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施行,网络治理有了更明确的规章依据
3月1日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施行,这一《规定》针对常见的网络活动,分主体从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使用者、服务平台、行业组织进行了明确的规章约束与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详细界定。
点评:
面对当下网络治理中各主体行为责任与义务的一些混乱现象,此《规定》的施行具有针对性。通过更为详细、系统的规章约束,在综合治理下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和谐有序、风朗气清的网络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约束与引导作用。
相关内容回顾:《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正式施行:网络暴力、人肉搜索、流量造假皆为违法
NO.17
广电总局发布新规,收视收听率造假将被追责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广播电视行业统计管理规定》于5月5日起施行,《规定》对于统计机构与统计人员、统计调查制度、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统计监督与奖励处罚等做出了明确要求。
点评:
收视率原本应是广播电视行业衡量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长久以来出于商业招标等因素的考量,以及缺乏公开透明的数据,收视率一直只能当作参考性的存在。近年来,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强化对造假行为的惩处,此次《规定》的出台也为后续整顿收视率造假行为提供了明确的规章遵循。
NO.18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全国下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集民智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11月10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向全国下发《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有关单位和个人可在11月30日前反馈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平台经济领域提出意见。
点评:
面对“大数据杀熟”、排他性的竞争等不利于提高服务质量,维护社会效益的行为,《指南》的发布有助于预防和制止垄断现象的进一步发展,实现更为健康持续的发展业态。
NO.19
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8.18亿,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发展迅速
10月12日,由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基于数据挖掘、调研以及第三方数据得到的《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较2020年3月增长4380万,六成以上用户看综合视频的时间在1小时以上。
点评:
民众接触网络媒体的视听转向,已经成为传媒业界与学界的探讨热点,之后如何变“增量”为“增质”,构建更为多元、有序的内容生态,网络视听行业仍需进一步加强内容创新与自我监管。
相关内容回顾:人均每天刷短视频110分钟,网络视频应用成吸“时”利器?
NO.20
腾讯微博正式关闭,流量与创新仍是互联网媒体竞争关键所在
2010年5月份,在新浪推出新浪微博8个月后腾讯微博正式上线。十年之后,在2020年9月4日,腾讯微博团队发布公告称,由于业务调整,腾讯微博将停止服务和运营。9月28日晚,腾讯微博正式停止运营。
点评:
在新浪2009年率先推出微博产品后,凭借腾讯系产品引流发展起来的腾讯微博一度也出现在用户的视野,但长达8个月的上线间隔所导致的初期用户积累的差别与后期腾讯在人际社交上侧重的战略,使得腾讯微博的流量与版本更新一直处于新浪微博的下风。在互联网迭代快速的环境下,腾讯微博的关闭,再次向我们证实了流量与创新在媒体竞争中的重要价值。
NO.21
山东高考考生被顶替案曝光,维护教育公平是媒体应尽之责
5月21日,山东农家女陈春秀在成人高考后登陆学信网查知自己已上过一次大学,后续向大学方求证得知,她的学籍被同县考生陈某某顶替使用,在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民的热议。6月19日,在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调查通知中显示,自2018年以来的高等学历清查工作中,有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6月29日,陈春秀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调查结果出炉,相关人员被追责。
点评:
新闻媒体维护公平正义本是应尽之责,本次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介入没有让案件停留在个体与表面的报道,而是推进教育公平在公权力的审视下向前一步。在众多的媒体跟进下,许多原本被顶替的考生在沉默后纷纷选择说出自己的经历,扩大了原本单个事件的影响力,维护了我国的教育公平。
相关内容回顾:康辉高考录取“差点被顶替”——每条冒名顶替线索都不应被放过
NO.22
《人物》杂志报道外卖系统引发争议,媒体介入更显人文关怀
9月8日《人物》杂志发表了名为《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报道,并刷屏社交媒体。在这篇报道中,《人物》团队通过采访全国多个不同层级城市的外卖骑手,以及配送链条中各个环节的人物与相关学者,为读者描述了在商业驱动与算法技术下,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外卖系统。9月9日凌晨,饿了么针对此事件发布公告,表明将尽快推出“多等五分钟”的按钮。
点评:
《人物》对于外卖系统的关注,让人们得以更为深入地了解与客观地反思外卖小哥这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群体,但正如《人物》在后续一篇记者手记中提到的那样“能够帮助外卖骑手走出困境的,不是怜悯。”媒体的主动介入,在对社会现实的主动干预过程中,不仅展现了这一行业的真实面貌,更通过巨大的舆论压力对于现存的不良机制进行倒逼,使其在改革中更加凸显人的本位,而这正是媒体对于基层群体发挥人文关怀的重要方式。